ENG
中文教學法 縱橫系統 語言功能與教學 現龍系列 母語教學 研究、著作及軟件 討論區
首頁 >研究、著作及軟件 > 著作及軟件 > 識字教學 > 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

《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

目錄

《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 著作: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
主編:謝錫金
出版:青田教育中心
出版日期: 2002年7月

【序】

  識字是孩子掌握語言、與其他人溝通以及學習知識的重要基礎。為了幫助孩子愉快和有效地學習,學習的內容必須有趣,亦必須與孩于的生活經驗有關。如果學習的內容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感受過的,他們學習的時候便會更容易,而學習到的知識也會更牢固。

  目前一般的小學受了傳統影響,普遍採用以抄寫和默書為主的教學法。不少專家曾經有下列的批評:第一,這種教學方法,令兒童識字的速度減慢識字量也相應減少,因此他們普遍不能夠閱讀坊間出版的兒童讀物,更莫說閱讀一些高層次的讀物了。第二,不少學校習慣用默書的方式來評核學生的識字能力,有些學校評核和鞏固學生的識字能力,平均每星期便安排一次默書(甚至有個別的學校一星期有三次默書)。由於每次默書的成績都列入學期成績中,加上默書需要大量短期的記憶,因此,不少家長為了兒童取得好成績,每次默書前都強迫兒童留在家中複習默書的內容。小學生除了要應付中文默書外,還有英文默書以及各科的作業。默書各科功課既然花去兒童大部分時間,相對來說,便剝奪了童很多玩樂的時間;因此,很多兒童上小學後便不喜歡讀書。第三,默書能力取向的識字教學,使教學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脫節,學生要學習的知識數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他們便提不起興趣去學習,這對整個中國語文學習產生不良的後果。

  怎樣幫助兒童愉快學習漢字是筆者、老師和家長的夢想。我們都很希望有朝一日,兒童可以不用受默書之苦,星期天和假日可以和家人出外玩耍。

  筆者綜合國內的幾套有效教學法,加入語文心理學習元素,漢字的基本結構等,發展了「綜合高效識字法」和一系列識字教材,早年在幾所先導學校實驗過這新教學法。實驗的結果令人鼓舞。一九九七年及一九九九年,筆者先後獲得香港特區政府語文基金和優質教育基金的贊助,得以繼續改善「綜合高效識字法」的教材,更向其他學校推廣,反應良好。其後又得到教育署各部門及報界協助,向家長和教師推廣,很多學校都希望試用這教學法和教材,不少學校也希望筆者能到校講解「綜合高效識字法」的教學策略,很都家長也來電表示,希望多了解教導兒童識字的方法。只是筆者在大學的講課和研究工作十分繁重,可以騰出來服務學校和教師的時間實在有限,未能滿足大家的需要;況且識字的理論和教學策略,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夠解說清楚。由於筆者未能夠到每一所學校親自講解這套教學法,以致有些學校未能適當地運用這教材,筆者實在感到不安。

  因此,筆者編寫了《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就是希望把「綜合高效識字法」的理念、課程和教學法深入淺出地介紹廣大的給教師和家長,藉此幫助他們掌握這套新教學法的基本知識。不過,這套教學法仍須繼續需發展和研究,如有錯漏,請各位學者和教學先進指正。讓我們一起努力,協助孩子愉快地學習漢字。

謝錫金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二零零二年七月


【目錄】

作者簡介
編者的話
鳴謝
 

第一章 識字教學的難難題

 

第二章 漢字的特性

 第一節 漢字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傳統的漢字構形和用字理論
 第三節 漢字的特性與教學
 

第三章 識字教與學的心理

 第一節 識字的認知過程
 第二節 形音義的認知
 第三節 識字能力的發展
 

第四章 母語與漢字學習

 第一節 常用字和常用詞
 第二節 幼兒語言
 第三節 心理詞匯
 第四節 識字的範圍和內容
 

第五章 「綜合高效識字法」的源流及教學法理據

 第一節 國內幾種主流教學法的簡介
 第二節 「綜合高效識字」的教學理據
 

第六章 課程設計和教學策略

 第一節 「綜合高效識字法」的課程設計
 第二節 教材設計
 第三節 高效識字教學法
 第四節 推行模式
 

第七章 綜合高效識字法材設計示例

 

第八章 寫字教學

 
第九章 識字評量
 第一節 測驗為主導的識字教學
 第二節 測量的意義和目的
 第三節 測量識字練習設計
 
第十章 識字遊戲和活動
 
第十一章 識字的鞏固與延續
 
第十二章 「綜合高效識字法」的實踐與解難
 
第十三章 「綜合高效識字法」推行的經過
 


第七屆現代應用文國際研討會將於102325日舉行。
   
教學著作加入了《學校實用文闡釋》和《母語教學施行情況調查報告》。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國際報告發佈會
200349日順利舉行。國際報告摘要可在此下載

   
試用「綜合高校識字法」的 學校超過170所,詳情可於 「綜合高效識字」校本經驗 瀏覽。

中心目標及憲章 | 加入我們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 網站說明 | 私隱及版權條款 | 香港大學

©2006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Centre for Advanc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