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專閱讀理解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提高生活語文水平」(Language Enhancement for Life)研究計劃項目。由大學教育資助撥款委員會及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委員會贊助,香港大學課程學系及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共同發展。
這課程旨在透過多媒體提高學生閱讀中文的興趣,並進而提高學生閱讀中文的能力。同時,也希望透過這軟件培養大學生的自學精神,自我診斷學習困難及自我評核的能力。
本課程是配合大學的教育目標而設計:一、利用多媒體電腦的設計特色,增加視覺和聽覺的效果,使學生學習得更愉快。二、軟件設有解說功能,可以作為自學教材套,配合大學的自學課程。
本課程所選取的文章題材廣泛,有教育、科技及趣味小品等;作者方面有現在的大學校長、講師,昔日的大學生,也有古今文章名家。
本課程由謝錫金(港大)、李學銘(理大)、張雙慶(中大)及范國(浸大)共同設計。
發展小組由謝錫金統籌、祁永華、劉文建、劉文雯、譚佩儀及羅嘉怡共同發展。
閱讀理解大專課程設計統籌
謝錫金博士
序於香港大學課程學系
【目錄】
一. 序言
二. 斷句、標點文選
(一)白話文部份
1. |
《鼠疫》子羽 |
2. |
《隨機抽樣》劉大成 |
3. |
《由清晨街上的垃圾談起》岑偉宗 |
4. |
《李國章的拳頭血淚史》明報 |
5. |
《陳坤耀考起老師》明報 |
6. |
《小心睡眠窒息症侵襲,駕駛時提防夢會周公》交流 |
7. |
《家中的活菩薩》 |
8. |
《驕傲與謙虛》東瑞 |
9. |
《大自然給香港的瑰寶—盧文樹蛙》劉惠寧 |
10. |
《夏之隨想》張瑞文 |
11. |
《學問的眼耳口鼻》潘銘燊 |
12. |
《賭業的市場管理》劉佩瓊 |
13. |
《犧牲的愛》屈佩儀 |
(二)文言文部份
1. |
《論積貯疏》賈誼 |
2. |
《雜說四》韓愈 |
3. |
《不利說》程世爵 |
4. |
《晁錯論》蘇東坡 |
5. |
《慕賢》顏之推 |
6. |
《盛世危言》鄭觀應 |
7. |
《蘭亭集序》王羲之 |
8. |
《陳情表》李密 |
9. |
《自由與放縱》蔡元培 |
10. |
《朋黨論》歐陽修 |
11. |
《郡縣論》顧炎武 |
12. |
《滑稽列傳》史記 |
13. |
《讀孟嘗君列傳》王安石 |
14. |
《笑話一擔》石成金 |
15. |
《過秦論》(上)賈誼 |
16. |
《南轅北轍》魏策 |
17.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
三. 關鍵詞段主句文選
(一)白話文部份
1. |
《大學的教學》程介明 |
2. |
《「容納異己」的精神》李學銘 |
3. |
《洗頭的疑惑》選擇 |
4. |
《小心睡眠窒息侵襲,駕駛時提防周公》交流 |
5. |
《漢語和英語一樣客觀化和科學化》梁子勤 |
6. |
《卦名的來由》黃漢立 |
7. |
《家中的活菩薩》 |
8. |
《重申我的四年制主張》譚尚渭 |
(二)文言文部份
1. |
《陳情表》李密 |
2. |
《蘭亭集序》王羲之 |
3. |
《盛世危言》鄭觀應 |
四. 句群、分段文選
(一)白話文部份
1. |
《教與學:理念與實現》吳家瑋 |
2. |
《香港須繼續保持人才優勢》梁錦松 |
3. |
《走向二十一世紀,面對環球變遷的大學教育》張信剛 |
4. |
《中學教學語言的問題》謝志偉 |
5. |
《自覺承擔責任、貢獻香港內地—港大肩負培訓領袖人才使命》鄭耀宗 |
6. |
《驕傲與謙虛》東瑞 |
7. |
《救救海豚》交流 |
8. |
《一個訴苦,一個關心》梁秉中 |
(二)文言文部份
1. |
《與妻訣別書》林覺民 |
2. |
《自由與放縱》蔡元培 |
五. 記敘文文選
(一)白話文部份
1. |
《我的創作經驗》老舍 |
2. |
《學如逆水》清平 |
3. |
《在保釣洪流中》國華(陳毓祥) |
4. |
《盲人工潮事件》 |
5. |
《維園追悼會上發言》祁永華 |
(二)文言文部份
六. 議論文文選
(一)白話文部份
1. |
《人工生殖一代孕母與孩子利益》羅秉祥 |
2. |
《六十年代的學生運動》 |
3. |
《香港科技研究的現在與未來》潘宗光 |
(二)文言文部份
1. |
《朋黨論》歐陽修 |
2. |
《郡縣論》(一)顧炎武 |
注:斷句標點文選與其他文選有部份重覆,重覆的篇章不再編印,只在篇首標明所屬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