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題: |
思潮泉湧法 |
教學理論: |
- 許多學生表示在寫作時沒有靈感,其實這表示學生從腦中提取寫作的素材有限,他們缺乏衍生觀念的能力。
-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大部份儲存在我們腦中的長期記憶系統的資料是不會消失的。只要有適當的提示和線索,長期記憶系統寶庫是可以打開的。
|
教材: |
紙、筆 |
組織: |
個別學生 |
教學過程: |
- 教師先出一道題目(例如「中秋節」)
- 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例如十分鐘),環繞主題把聯想到的詞不加選擇地立刻記下(例如「月餅」、「嫦娥」、「花燈」、「月亮」等),留意不要寫句子,因為這樣太慢。
- 不要對寫下的詞作評估或選擇。
- 遇到不懂寫的字,可以暫時用其他方法表示(例如符號、圖畫、同音字等)。
- 接著,用不同的符號 / 顏色筆把詞歸類(例如三角形 / 紅色表示應節食品、圖形 / 綠色代表中秋節的傳說),而不合用的詞可以刪去。
- 每個符號實際上就可以成為一段,因此學生可以根據這些詞整理成寫作大綱。
- 如果每個詞語不夠用,隨時可以補充。
- 最後根據大綱寫成文章。
|
教學效果: |
- 可以幫助學生學寫大綱和分類。
- 班中每位學生都可以按他們個別的興趣及注意點發掘寫作的題材
|
|
|
|
|
 |
|
 |